珠宝在国际上是指钻石、珍珠、红蓝宝石、象牙等稀有、美丽、名贵的天然物质。珠宝首饰是指用各种名贵宝石磨制、雕琢、镶嵌和精串而成的各种装饰品。天然珠宝是贵重的资源,它耐久、稀少、晶莹绚丽,适于装饰和珍藏。天然宝石具有质地透明、素雅、折光性强、硬度大、化学性质稳定、装饰性强、价值高的特点。
珠宝首饰的加工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:
一种是将珠宝镶嵌在金银上的“镶嵌珠宝首饰”;
另一种是将宝石或珍珠精磨、雕琢成各种佩带装饰物的“传统珠宝首饰”。
目前市场上的珠宝饰品以前者为主。
珠宝玉石分类珠宝的种类繁多,我们常见的无机珠宝有以下几类:
1、天然珠宝
天然珠宝是从矿山中开采出来的,经琢磨可以制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珍贵宝石,如金刚石、海蓝宝石、翡翠等。天然宝石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,因而其工艺品价值很高。
2、半宝石
半宝石是用相似的物质代替和模拟珍贵宝石的饰品。如用绿色半透明石代替翡翠。半宝石一般指中低档宝石,硬度在7度以下。
3、合成珠宝
合成珠宝是以某种天然宝石为依据,用与天然宝石相同性质的材料,用科学的方法人工制造出来的。如合成红宝石、蓝宝石、祖母绿、金刚钻等。
4、充宝石
充宝石实际上是指以色泽美丽的人造含铅玻璃、塑料制品等物质冒充宝石,无论在色泽、硬度、化学性质,还是在价值方面都不能与上述几种宝石相比。平时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以铜、铅等材料制成的首饰中点缀的宝石,都是以人造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冒充宝石。有机珠宝是由生物演化而成,如珍珠、珊瑚、琥珀、煤精等,其主要成分是碳、氢、氧,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。
鉴别珠宝首饰时,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:
1、比色泽
色泽是珠宝首饰美观的首要因素。真伪珠宝色泽差别比较明显,天然珠宝色泽自然,人工合成的宝石往往色泽过分修饰,不够自然。天然蓝宝石最大的特点是颜色不均,而合成蓝宝石则是颜色均一。人造翡翠往往是浓翠深绿,绿得过分,颜色不自然。
2、对净度
净度就是指宝石的透明度和洁净度。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观察珠宝有无裂纹、瑕疵、划痕等。一般合成珠宝中的缺陷较少,内部洁净。通过对净度,有利于鉴别珠宝的真伪。
3、看琢磨
琢磨即加工珠宝的工艺。对于珠宝切割和抛光质量的辨别,也有助于识别珠宝的真伪。因为天然珠宝琢磨加工后,表面比较光洁,折光率强,棱角线条挺括;而人工合成的宝石琢磨之后往往线条棱角粗而圆钝。同样大小的天然真品看上去要比人工制品精致,切面棱角齐平而对称。
4、卡重法
卡重法就是对相同体积的珠宝通过称重而辨别真伪的一种方法。如用人造氧化锆晶体琢磨成的宝石,外形与钻石相仿,是钻石最理想的替代品。琢磨好的假钻石与钻石放一起很难识别真假,如把相同体积的钻石与锆石同时称重,份量重者即为钻石,轻者为锆石。同样,对珍珠校称,重者即为天然珍珠,轻者为人工养珠。
5、灯照识别法
把欲购的珠宝首饰放在有罩的台灯下检查,放下灯罩使光线不直接射入眼睛,然后将珠宝置于灯罩边缘,可使其一半在明处,一半在暗处,在明处的一半可以通过光线将其内部瑕疵照射出来。再不断地变换宝石的角度,可使其缺陷全部暴露。
6、硬度识别法
硬度是每粒珠宝质地坚硬的程度。国际上对珠宝硬度分为10个等级。滑石:硬度1 长石:硬度6石膏:硬度2 石英:硬度7方解石:硬度3 黄玉:硬度8莹石:硬度4 刚玉(蓝宝石):硬度9磷灰石:硬度5金刚石(钻石):硬度10以上10个等级是按相对硬度排列的,如果手中有两粒珠宝,将其对磨比硬,如果被试珠宝破损,则为伪品,完好的为真品。对硬度在9级以上的名贵珠宝,如钻石、祖母绿、红蓝宝石,若已琢磨成钻石形状的,可用棱角在玻璃上划试一下,若能划破玻璃的,说明其是真品,反之即是伪品。
7、试验导热快慢
天然宝石对外界冷热变化反应较慢。冬天用哈气在真宝石表面往往可以形成一层厚浓雾,而且又能较快消失。以上几种鉴别方法,只能粗略地辨别珠宝的真伪,若要准确地测定珠宝,必须借助于精密的鉴别仪器,如利用宝石放大镜、折光仪、热导仪等,进行折光率的测定、密度的测定、热导率测定等。珠宝首饰的清洗要根据材料的硬度和特性区别对待。
硬度较高的材料,如钻石、祖母绿、红蓝宝石等珠宝首饰,其结构特性比较稳定,色泽经久不衰,即使有了污垢用清水洗涤一下便行了。如果效果不理想,可采用清洗剂溶液洗涤的方法,即先将饰品浸在一小盆有中性清洗剂的温水中,用毛刷刷掉珠宝背面的污垢,再将珠宝放在滤水纸上用温水清洗,最后用干布吸干水分。
中硬度的材料,如蛋白石、石榴石、翡翠、橄榄石等珠宝首饰,只能用软毛刷醮上洗涤液轻轻刷洗污渍,洗净后用吸水纸或纱布包住,将污水吸净,然后用酒精加清水倒在软布中轻揉首饰,再放在荫凉处晾干或风干即可。
低硬度的琥珀、珊瑚、绿松石等吸水性较强的珠宝首饰,忌用水洗,受热会使其裂开,且不宜接触酒精、油、醋等,夏季天热时不宜久戴珊瑚项链。平时应用绒布擦净污渍,以免伤其表面光泽,要注意减少磨擦。
对于不耐磨、对酸碱抵抗力比较弱的珍珠(天然和人工养珠)应尽量避免日晒雨淋及汗水的侵渍。人在流汗时不宜带珍珠项链,以免使其颜色变黄。每次使用后,必须用软布擦净,或先抹上一些冷霜,再用软布擦净,这样效果更好。
8、铂金的鉴定
铂金首饰是饰品消费中的热点。而铂金和白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铂金是一种本身即呈天然白色的贵金属。铂金的年开采量仅为黄金的二十分之一,而一盎司的铂金需从10吨的铂金矿石中历经5个月才能提炼出来。
国内的铂金首饰通常含有90%的纯铂金,并被打上“Pt900”的标志。铂金的白色光泽自然天成,长期佩戴也不会褪色。而铂金的坚硬又使其成为钻石的最好的朋友。白色K金是黄金加上某些合金后呈现白色。它最多仅含75%的黄金。白色K金不能被打上Pt标志,只能按其纯度打黄金及纯度的印记。例如:18K白色K金只能打“18K”、“G750”等印记。
在国际贵金属市场上,铂金的价格要远远超过黄金,并是所有贵金属中价格最高的。另外,有的白色首饰也可能是银制品或是在其表面镀有白色金属,时间久了均有可能露出本来面貌。铂金虽然有时会被俗称为白金,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,它应被称作“铂金”,铂金的英文PLatinum,就是化学元素铂的意思。
所以,铂金的纯度,稀有度,耐用性和它的天然白色光泽都是白色K金所不能比拟的。
因此,其实市场上的有些标着“白金”的首饰其实不是铂金首饰,在选择时,重要是看首饰内的印记。
9、珍珠的鉴定
珠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之分,养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。
天然珍珠产量少,价格贵;而养殖珍珠可大批量产出,故价格要低得多。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内核问题。
天然珍珠的内核往往只是一些砂粒或寄生虫等物,甚至没有核。而养殖珍珠的内核是人工制作的较大的圆珠,故外面的包裹层较薄。表现在体表上,天然珍珠因其生长环境是随机的,核中异物很少滚动,其外形圆度差。养殖珍珠内核滚圆,因此成珠后圆度较好。天然珍珠由于生长时间长,因此成珠后质地细腻,珠层厚实,表皮光滑,很少有“凸泡”,且较透明。养殖珍珠则因成珠时音短,因而珠层薄,质地较粗糙,光泽带“蜡”状,且表面往往有一些凹凸的“小泡”,透明度亦较差。
①如是成串珍珠,其颜色、大小、形状、光泽等完全一致,即为人造珍珠。因为真珍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致。
②真珍珠的光泽似彩虹,五光十色,十分美丽。假珍珠因其表面是涂料,故光泽单调,没有五光十色的彩虹色调。
③迎光透视,真珍珠透明度好,假珍珠透明度差。
④通过手感,真珍珠有滑爽凉感,而假珍珠则往往温腻。
⑤用10倍放大镜观察,真珍珠表面能见到其生长纹理,假珍珠没有生长纹理,仅见涂层。
10、猫眼的鉴定
近年来,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,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,使人真假莫辨。其鉴别方法是,当转动戒面时,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,而真猫眼只有一条。假猫眼眼线呆板,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。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,假猫眼则颜色多样,有红、蓝、绿等色。
11、欧泊的鉴定
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、白欧泊、黄欧泊等,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。
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,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,成为“黑欧泊”,以牟取高利。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,使白欧泊变黑。
识别的方法是,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,在水中测试,其比重值变轻。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,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,注塑欧泊能够扎进,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。
12、碧玺的鉴定
碧玺是一种中档宝石,但因桃红色和鲜蓝色碧玺较贵重,故也有冒仿品出现。常见的冒仿品有两类,一为以无色碧玺人工加色;一为以红色玻璃加工而成。
识别的方法是,真碧玺往往具有明显的二色性,可见双影;体内可见管状包裹物或棉絮状物,晶体的横断面呈弧面三角形。这些特点是冒仿品所不具有的,工人染色的碧玺,由于颜色吊滞,缺乏天然碧玺的“宝光”,故不难识别。
13、水晶的鉴定
天然水晶清澈透明,常含有云雾状、星点状或絮状气液包体,并往往有微裂纹。此外,天然水晶有偏光性,可见双晶现象,例如水晶球体,从上向下看,会见有双影现象。
人工合成水晶或玻璃制品,体内均一纯净,毫无裂纹,内部往往有小气泡。球体由上往下看,见不到下面线条的双影。用手感识别,可感到合成水晶的比重大于天然水晶;天然水晶有冰凉之感,而玻璃有温感。
14、橄榄石的鉴定
橄榄石是一种绿中带黄,类似橄榄色的中低档宝石,市场上最常见的是用有色玻璃制成的橄榄石仿冒品。
两者主要的区别是,橄榄石具有明显的“双影”,而玻璃没有;橄榄石内往往可见结晶质包体,玻璃内只含气泡;橄榄石的比重3.5,硬度为7,比玻璃的比重(2.6)和硬度(6)都要大。
15、翡翠
翡翠被誉为“五月份的诞生石”的翡翠颜色艳丽,有绿、红、黄、白、紫、灰、黑等不同颜色,其中以纯正翠绿色的最为名贵和具有经济价值与收藏价值。因而,翡翠市场上最常出现和具有欺骗性的是假绿色。
市场上较多见的假绿色翡翠主要由化学处理,内部加注有色树脂。多来自于广东、福建一带,目前市场上较多。另有染色、电镀、托底、火烧、绿色薄膜等。还有一种是“假料类”,这类东西多以玻璃、烧料、杂石或一些绿色的玉石,如绿玉髓、绿玛瑙等冒充。
假翡翠主要表现在绿色过度娇艳带有邪气,且质地有受高温化学处理时破坏的网状痕迹。可借助滤色镜和放大镜来检查,加色翡翠在滤色镜下会变成红色,颜色呆滞、邪而不正,有烧黄似的感觉;放大镜下,颜色总是在裂绺处存在。假料类的由于粗制滥造,比较容易识别。
16、蓝宝石
蓝宝石是四大珍宝之一的珍贵宝石,其珍贵程度仅次于钻石和红宝石,由于它价值高、颜色又较多,因而它的替代品和假冒品也较多,主要有蓝色尖晶石、蓝黄玉、蓝色玻璃、人造蓝宝石等。其中,蓝色尖晶石与蓝宝石最为相似,选购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辨别区分。
区别它们主要从颜色、硬度、折光率、吸收光谱等几方面入手。在颜色上,蓝色尖晶石黄中带灰,而蓝宝石的蓝色很纯正;蓝宝石的硬度为9级,表面很少划痕,也不易磨毛,而蓝色尖晶石硬度为8级,表面划痕比蓝宝石多;蓝宝石为非均质体,有两个折光率,而蓝色尖晶石只有一个折光率;如用切尔西滤心镜观察,会发现蓝宝石呈灰暗的绿色,而蓝色尖晶石则呈现出暗红色。
17、祖母绿
由于珍贵与稀罕,祖母绿与钻石、红宝石、蓝宝石并称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。其假冒品很多,几乎所有绿色品种的宝石,甚至不是宝石的绿石头,都有人用来冒充。最常见的假冒品有绿色锆石、绿色橄榄石、绿色石榴石、绿色玻璃以及人工合成祖母绿等。
区别真假祖母绿的主要方法有:
A、用碗盛满清水,把宝石放入碗中,能使整个碗出现隐隐绿色的,是真品。
B、把宝石放入铜盆中,四周用纸围好,用火点燃白纸,能使火变成绿色的,是真品。
C、把宝石放入红火炭中,炭飘香气而火即刻熄灭的,是真品。
18、钻石的鉴定
钻石是结晶碳,是热的不良导体,用舌头、面颊、手背贴触钻石,人体是恒温的,如果试体也温暖起来(导热),那就是仿制品;真钻石贴触很久也是冰凉的(不易导热)
向试体呵气,所凝结的水雾要比在仿制品上挥发的快些(钻石的热情性较大)。
向试体呵气,所凝结的水雾要比在仿制品上挥发的快些(钻石的热情性较大)。
利用钻石硬度第一的特征。 为了准确鉴定钻石,可以备一块人造蓝宝石碎片(硬度达到莫氏9级)或者较大的人造碳化硅(金刚砂)晶体(硬度达到莫氏9.5级),它们都是硬度与金刚石、钻石相伯仲而仅次于钻石的物质。用试体小心的刻划一下人造蓝宝石或者人造碳化硅的光滑表面。结论是:刻划时轻易划入伤痕,一定是真的;刻划时打滑,根本划不出任何痕迹,那就是假的。观察要用10倍放大镜,要确信是划入被划面,而不是试体在面上留下来的粉末痕迹。
利用钻石对脂肪的亲和力强的特点 无论何种赝品,既然要以假乱真,其表面都光亮如镜,大多有闪烁着彩色的光泽。你只要用手触摸,真钻石立即会沾上一层油脂,光亮程度减弱;如摸来摸去仍然闪闪发光,那一定是假钻石,因为它对脂肪的亲和力差。
19、黄金的鉴定
首先注意含金量,我国以足赤,足金,八成,七成,九成和十成等字样标明,国际上用“K”表含金量,24K为足金,含量99.6%左右,22K为91.3%,20K为83%,18K为75%,14K为58.3%,12K为50%鉴别。
A、黄金饰品抛在地板上发出“噗嗒”之声,假的声音尖亮,且比真金跳得高。
B、真的色深黄,过分红为伪金,浅色为银质,铝质等混合金。
C、真的较重,假的较轻。
D、真的火烧不变色,假的不耐火,变成黑紫色,不光亮。E真的烧红后即淬入水中,色泽不变。
20、稀金的鉴定
稀金饰品以铜为主要原料,适当添加微量元素而成的合金,不含金,外观呈14--24K黄金色泽,耐磨性比黄金好,比重比黄金轻。C20K,C18K,C14K等字样表示相当于20K,18K,14K黄金色泽之意,色似而质是。
21、白银的鉴定
A、比重判断:白银比重比其他具有银白色金属大得多。
B、声响判断:抛落在坚硬物体上发出声响疲软。
C、颜色判断:火烧烤后真银银色不变或将硝酸滴于饰品表面,抹去后饰品仍呈银白色。
22、玛瑙的鉴定
放在掌心摩擦,色,形,气味不变即是真品。
23、象牙的鉴定
真象牙有一些细小花纹,放到醋中浸泡一夜,它就会柔软,可以任意制作精细工艺,制作完后,用木贼草水放慢火煮,就会坚硬。如不具备这些特性,就不是真象牙。另一办法是可用酢卤来煮象牙,它就会变软,再用第一种办法恢复。
赶紧收藏起来吧!